在浙江農林大學
藏著一批“寶藏實驗室”
今天我們要探秘的,是
森林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這里沒有傳統農田
卻孕育著未來食物的無限可能





森林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Food Resources)是在原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基礎上,通過系統優化整合,于2025年1月正式獲批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為蔣劍春院士,目前已集聚國家級人才30名。實驗室由浙江農林大學牽頭,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和南京林業大學共同組建而成,圍繞森林食物資源的特征物質與健康效應、性狀遺傳及其與環境互作、物質代謝機制與生物制造、高效利用與高值產品創制等四個重點方向,明確功能定位,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實驗室聚焦森林食物挖掘利用率低、高產功能性品種匱乏、高值化產品稀缺等產業瓶頸問題,開展原創性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創制市場迎合度高的新型高值功能產品,為搶占全球生命健康領域科技創新制高點,保障未來食品資源多元、高效、優質供給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森林里的“超級食物”
實驗室深耕森林食物的資源挖掘與利用
從山核桃、香榧等傳統林果
到黃精等藥食同源植物
科研團隊通過代謝組、轉錄組等現代生物技術手段
揭示其營養密碼


特色干果研究團隊(香榧)
團隊初建于2007年,在吳家勝教授帶領下,聚焦當前經濟林產業前沿,重點開展香榧資源收集評價與新品種創制、產量品質形成機理與優質豐產培育技術、采后加工利用與精深產品開發等方向研究。研究團隊現有核心成員15人,由林學、生態學、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多學科組成,包括“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優青、浙江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每年招收3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共同參與科學研究。
團隊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行業公益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級重大科研項目1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項10余項。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10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等;出版《中國香榧》《浙江省特色干果香榧整形修剪技術手冊》等專著,編制了《香榧育苗技術規程》《香榧籽質量要求》《香榧整形修剪技術手冊》等標準。授權香榧新品種10個、發明專利20余件。研究團隊獲國家林草局“南方特色干果產業科技創新團隊”,在推動香榧理論創新、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在香榧提質增效方面形成特色優勢,并產生了重大的國內外影響。



特色干果研究團隊(山核桃)
團隊由黃堅欽教授領銜,團隊主要成員包括王正加、張啟香、林楗仁、楊正福、程龍軍、夏國華、李巖、王克濤、黃春穎等。團隊持續運用現代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經濟林研究,重點面向生命健康與產業發展,重點圍繞核桃類(核桃、山核桃、薄殼山核桃)植物產量、品質及功效,開展提質增效、功能成分鑒定、富集及制造等研究,為推動核桃類產業轉型升級、全民健康貢獻力量。
主要研究方向:核桃類堅果產量與品質形成的分子機理:核桃類雌雄花與果實發育,油脂積累、澀味及香氣形成機理,逆境對核桃類產量品質影響機理;核桃類堅果功效成分挖掘及生物制造:核桃類活性小肽挖掘與高效生物制造、核桃類功效多酚挖掘及高效底盤細胞構建、核桃類健康脂質挖掘與種質創新;核桃類功能基因研究平臺與種質創新:功能基因遺傳轉化體系構建及種質創制,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學挖掘,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及評價。



石斛黃精團隊
團隊由斯金平教授領銜,共25名教師和研究人員構成。團隊主要開展林源藥食同源植物鐵皮石斛和黃精的全產業鏈研究,聚集石斛與黃精的資源保護、功能基因挖掘、品種選育、林下栽培等資源可持續利用,養生治病物質基礎與作用機理,核心營養功效成分提取分離與生物智造,食品化、生活化高值利用等四方面理論與技術問題,支撐石斛、黃精產業未來突破千億級規模。
目前已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鐵皮石斛大健康產品研發”(2017YFC1702200)、“林下中藥材優質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2021YFD1000200)、“林源天然產物代謝調控與高效轉化基礎”(2022YFP2200600)的課題或任務3項,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在中國科學(中英文)等SCI、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林下經濟學》等教材與專著8部,獲授權發明專利9項,選育良種5個,制定國家行業標準2個。2021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團隊。



從實驗室到餐桌
在這里,科技創新正打破森林食物的傳統界限:
研發了開口香榧、脫衣香榧仁等產品,發明了雙層拱棚催芽技術,香榧種子當年發芽率提高至80%以上
攻克了山核桃矮化難題、嫁接難題,研發了干果良種選育與高效培育關鍵技術,挖掘山核桃健康功能成分
選育出多倍體大葉滇黃精“龍銜1號”,開發出黃精一年成苗技術,種子發芽率從原先不到10%增長到98%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近5年,森林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相關團隊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項;建有全國森林食物資源最豐富的種質庫;在森林食物資源基因組學研究、低聚木糖功能添加劑創制等領域國際領先,重要產量品質性狀遺傳及環境互作機制解析、功能物質高通量挖掘處于國內前沿。累計獲國家科技獎22項、省部級一等獎14項。
實驗室力爭在功能性種質精準創制、高值產品定向設計方面達國際領先水平,支撐森林食物加工年產值提升50%,突破1萬億元;建成全球一流森林食物領域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才培養高地。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