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農林

- 校內新聞熱線:9291819
“浙江在數字化轉型、精細化飼養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農林資源飼料化利用方面也有獨到經驗。我們希望進一步深化浙江和云南的技術合作,為南方地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種業振興提供借鑒。”連日來,應云南省種畜繁育推廣中心、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邀請,浙江省畜牧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教授王翀帶領師生團隊為當地肉牛養殖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在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專家們就“肉牛精細化飼養與科學繁育”合作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重點圍繞肉牛養殖的關鍵環節共同探討養殖模式優化、繁育管理提升及數字化監管應用等議題。結合云南肉牛養殖實際,王翀介紹了浙江農林大學在反芻動物精細化飼養和科學繁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并分享了在數字化智慧養殖和農林副產物資源利用方面的探索進展。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陳太安表示,希望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方面的合作,鼓勵和支持雙方加大科研投入,共同培養優秀畜牧人才,推動產業技術革新,為畜牧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云南省種畜繁育推廣中心,王翀團隊深入牛舍詳細考察了當地在種畜選育及生長育肥方面的實踐經驗,并就牛場管理、良種繁育和肉牛育肥等方面進行了技術指導。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場長劉紹貴表示,早在今年年初,種牛場已經嘗試和王翀團隊合作,在肉牛的數字化養殖以及秸稈利用等方面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借助電子傳感、物聯網、體征監測技術和分階段育肥技術,動態調整飼料配比,實現日均增重提高10%的成效,現代化的養殖設備如攪拌機和自動刷毛機等的應用,使得僅需七八人便能管理種牛場中400多頭牛。同時通過體溫、運動等數據實現疾病風險預警。此次數字化在肉牛養殖上的運用,能夠實時監控肉牛的健康狀況,提高肉牛疾病的發生,減少人工成本,為肉牛健康養殖提供了科學路徑。劉紹貴希望在未來進一步和王翀團隊合作,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提升牛場的飼養水平。
近年來,王翀團隊在開展教學科研的同時,十分注重推廣相關先進技術,著力把論文寫在助力養殖戶實現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他不僅把技術送到云南,還先后前往西藏那曲、新疆阿克蘇、內蒙古巴彥淖爾、四川阿壩州、貴州黔東南州、寧夏臨武、青海德令哈等地開展服務,把浙江畜牧養殖的先進技術推廣到了祖國的西部和南部。
http://kjb.zjol.com.cn/html/2025-05/09/content_2864431.htm?div=-1 《科技金融時報》:20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