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网-博彩通

  • 在線投稿

媒體農林

  • 校內新聞熱線:9291819

首頁 - 媒體農林 - 正文
《浙江日報》:校園建設的亮麗名片 高教發展的典型縮影
【發布日期: 2004-06-17】 【來源: 】 【作者:】 【編輯:None】 【點擊量:

“過去的五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在浙江林學院發展史乃至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浙江林學院,已經成為全省高校校園建設新面貌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全省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

——引自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侯靖方在浙江林學院黨代會上的講話。

校園建設的亮麗名片 高教發展的典型縮影

浙江林學院

跨越發展譜新篇

創建于1958年的浙江林學院,數十年來為浙江省培養了大批高級科技與管理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但由于規模小、學科單一,學校發展比較緩慢,生存壓力始終影隨。進入世紀之交,特別是第三次全教會后,教育領域改革深入,高教發展勢頭迅猛,面對這一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浙江林學院把握先機,銳意進取,通過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更新觀念,理清思路,大膽改革,制定了十年改革與發展綱要,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經過五年努力,浙江林學院發生巨大變化,校區面積由原來不足200畝擴大到2350畝,全日制在校生由1000多人增加到10000余名,增長了近10倍;本科專業數由4個增長為32個,涉及經、法、文、管、理、工、農、醫等八大學科門類,實現了從以林為主向以林為特色、從單科性院校向多科性院校的兩大轉變;碩士學位授予權申報成功,學科水平整體提升,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社會影響日趨廣泛,招生就業形勢看好,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古樹鳥鳴伴書聲

兩個校區,總面積2350余畝;東湖校區校園與植物園“兩園合一”,集教學、科研、景觀、旅游多項功能;衣錦校區古木參天、文化底蘊濃厚,有“花園式校園”美譽。

良好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是人才成長的肥沃土壤。浙江林學院坐落于杭州西郊全國優秀旅游城市--臨安市,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人文景觀十分豐富。

校園環境

學校擁有衣錦和東湖兩個校區,環境俱佳,各有特色。衣錦校區位于市區,古樸典雅,鬧中取靜。踏進校門,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彰顯出學校46年的辦學歷史。這里古木參天,綠草如茵,古塔相望,陵園相依,加上大門左右兩幢古色古香的建筑,一股濃厚的吳越文化底蘊洋溢在整個校園。衣錦校區是省級文明校園,有“花園式校園”的美譽。

東湖校區位于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內,距衣錦校區1.2公里,占地2030余畝,這里天闊云高,大氣恢宏;依山傍水,自然天成。走進校園,只見湖光山色,綠蔭流翠,鳥語花香,令人心醉。

浙江林學院在建設東湖校區時,始終把營造優良育人環境擺在首位,按照“崇尚自然,優化環境;因地制宜,特色鮮明;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進行規劃與建設,努力把校園建設成為以教學、科技示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相結合,集教學、科研、景觀、旅游于一體,具有全國高校一流環境的生態化、數字化、現代化的綠色校園。

學校從學科專業特點出發,從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著眼,將校園同時建設成為植物園,形成“兩園合一”的鮮明特色。如今,園林專業的學生作畫、攝影專業的學生采風、農林類學生辨認植物,工科類學生測量實習等等,都可以不出校門完成;校園內的花草野鳥、名木修竹更是成為文科學生的靈感源泉。良好的教學實習環境吸引了大批外校學生,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在考察了眾多高校后最終選擇東湖校區,作為該院道路專業學生的教學實習基地。新校區還成為新興旅游景點,僅今年春假期間,就有千余名上海、杭州等地的中小學生和游客經由旅行社組織來校參觀,在陶冶性情的同時學到了不少植物知識。校園內的2000余種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基地、相鄰的5000畝山林以及規劃建造的植物博物館等,形成一個巨大的植物基因庫,將為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創造便利條件。

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還吸引了著名品牌節目走進校園。2003年9、10月間,中央電視臺的“同一首歌”和浙江衛視“十月的陽光”相繼選擇在東湖校區演出,校園文化的品味得到提升。

辦學條件

學校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現有校舍總面積43萬平方米,生均47平方米;擁有多幢現代化的公共教學大樓和實驗大樓,各學院有相對獨立的教學樓;教室資源充裕,其中多媒體、多功能教室70多個。擁有設施先進、服務周到的數字化圖書館,總面積28558平方米,其中東湖館21550平方米,除館藏文獻外,還有52萬冊電子圖書和1萬多種國內外電子期刊可供校園網上查閱。興建了一批重點實驗室和80多個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2002和2003年分別投入1600萬元和2000多萬元購置教學儀器設備,今年預算投入3000萬元。已建和在建學生活動中心達16000平方米;學生生活和活動設施一應俱全。

——以人為本求質量

2003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7.65%,連續三年列浙江省非師范類普通高校前三位;考取研究生和公務員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單位層次穩步提高。

浙江林學院始終把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作為首要責任,在規模發展的同時,狠抓教育質量,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立校之本。圍繞“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優先保證教學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同時更新思想觀念、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風教風建設,提高管理水平,確保了擴招形勢下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在2003年浙江省教育廳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良好評價。

師資隊伍

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必須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來保證。學校實施“移大樹、造森林、引候鳥”等舉措,加快提升師資總體水平。先后制定了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方案及引進教授、博士、碩士制度,采取“共享院士”、“特聘教授”等形式,吸引國內外拔尖人才來校工作。現有教職工900余人,其中院士3人,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1人,600多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近200人,24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目前,該校已基本形成一支職稱、學歷、學緣及年齡結構比較合理,團結協作精神極強,學術思想活躍,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師資隊伍。

教學改革

為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校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如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擴大選修課程比例使之達到30%以上,并逐步實施有條件選課制度;實行彈性學制,四年制本科生在校學習時間最長可達8年,本科專業學生修完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同時取消留降級制度,采用重修制,配套實施免修制度、免聽課制度;實行學生轉專業制度,允許轉專業的比例最大可達20%,盡可能滿足學生自我設計、自我發展的需求;因材施教,實行英語分級教學,對學有余力的本科專業學生,實行主修與輔修、第二專業、雙學位并行修讀和開放式貫通培養;在大一學生中開設《學會學習》特色課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觀與學習觀,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設置學生創新學分,鼓勵學生從事學科競賽、科研創新活動、各類社會實踐和社會工作。

素質拓展

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浙江林學院在確保主渠道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以學生社團為載體,以第二課堂為平臺,以46年辦學歷程形成的濃厚校園文化積淀為依托,持續開展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文化藝術、體育競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面拓展學生素質,提升學生綜合實力。

學校專門成立學生素質拓展中心,通過40多個學生社團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形成學術科技、理論學習、社會服務、興趣愛好等形式多樣、涉及范圍廣的學生社團新格局,成為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載體。

學校設有科技創新專項經費,鼓勵本科生開展科學研究,每年撥出不少于1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由學生自主申報立項的200多項創新課題的研究。學校開設了高級程序員、行政秘書、助理商務師、營銷員等資格證書培訓班,開展駕照、教師資格證書的培訓,許多學生畢業時持有多項證書。學生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賽事中連獲佳績,多次獲得國家級一、二等獎。

——名師領銜顯優勢

今年本科招生4120名;園林、農林經濟管理和生物技術3個本科專業列入第一批錄取;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為本省首設本科專業;優秀學生享有出國深造機會。

學科專業

浙江林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注重辦學特色,鞏固優勢學科,促進各學科協調發展。制定了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推進學科制改革和院系、學科的優化整合,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積極培育新興學科,初步形成了擁有33個學科、8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現有省級重點學科(含扶植)5個,擁有“現代森林培育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林業局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呈現出既保持學科特色與優勢,又有眾多學科支撐的良好局面。

森林培育、木材科學與技術、林業經濟管理、森林保護學等學科建成碩士點,10個學科被列為今年申報碩士點。

學校還聘請邵華澤等數十位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擔任學科帶頭人或兼職教授,使學科建設水平的提升與學校規模發展齊頭并進,為專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校的發展和專業水平的提升,吸引眾多學子報考浙江林學院,招生形勢看好,生源質量提高,第一志愿錄取率已接近100%。今年該校面向全國18個省份招考本科生4120名,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地理信息系統、電子信息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為首次招生。

科學研究

浙江林學院重視科研工作,提高學術水平。以29個研究所為依托,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科研體制和科研隊伍不斷優化,科研項目與經費大幅增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近三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5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項目14項,國際資助項目5項,較高層次的項目達到了一定規模;科研經費比前三年增長了20倍;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0余篇,出版教材專著86部;獲國家級成果獎2項,省部級成果獎22項,國家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2年榮獲得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現已被美國CSA和《化學文摘》、英國《CABI文摘》、俄羅斯《文摘雜志》等世界性重要檢索期刊和信息系統收錄。

科技服務

近年來,浙江林學院發揮學科優勢,積極推廣科學技術,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組織專家分赴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11個省開展科技開發活動;先后與浙江省40多個縣市建立了長期科技合作關系,共完成開發項目120多項,直接經濟效益20余億元,為浙江省連續5年林業總產值獲全國第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校組織的“院士行”、 “綠色浙江”大型科技服務等活動,對推進“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學院院長張齊生領銜攻關的納米改性竹炭應用合作項目取得成功,相關技術為國際首創;林學院的“科技竹”已在我國南方大部分省份重點竹產區“植根結果”,小竹子成就了大產業,科技服務和技術推廣使當地竹業產值翻番,累計增效4個多億元;該校教師主持的國家星火項目“環保型薄木膠合板工藝技術產業化開發”,僅2002年就創產值10億多元。此外,該校教授、專家還在膠合板生產、經濟林種植、野生蔬果保鮮、旅游資源開發等領域進行了研究和推廣,僅去年攝制并在浙江電視臺播出的科教專題片就有7部,其中“竹炭竹醋液生產技術”成為浙江省唯一被選送參加第九屆“全國農業電影電視神農獎”評選的農業科普類作品,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國際交流

為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形勢,浙江林學院實行“搭快車”策略,通過送出去、引進來等方式,與國際著名大學及專家學者“攀親聯姻”,加強合作交流,聯手培養人才,闖出一條切合學校實際的國際化教育新路子。學校已與美國加州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所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了校際關系,進行合作辦學和學術交流。每年選派教師、學者出國考察、訪問,進行學術交流及進修學習,同時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及開展合作研究,并常年聘請20余名外國文教專家駐校任教。

開拓創新再跨越

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浙江省實施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的新形勢,基于對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深入研究和對發展機遇與挑戰的清醒認識,浙江林學院審時度勢,搶抓機遇,適時制定了《浙江林學院學校定位與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把學校建設成為以生物、環境類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以及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這一宏偉目標。在最近召開的浙江林學院黨代會上,黨委書記陳敬佑教授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構想:確立“一個提升、兩個強化”的辦學思路,即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強化本科教育,強化辦學特色;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分2008年、2013年和2020年三個階段實現中長期發展目標。

目前,具有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精神的浙林人,正以昂揚的姿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早日實現學校新一輪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

《浙江日報》 6月17日 12版 整版

COPYRIGHT?2011浙江農林大學 www.o68q.com 學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武肅街666號 郵編:311300 電話:0571-63732700
 浙ICP備11046845號-1 浙公網安備33018502001115號 

有看做生意风水的大师吗|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图片| 大发娱乐城官网| 神话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菲律宾百家乐的说法| 百家乐棋牌官网| 百家乐官网的玩法和技巧| 网上百家乐是叫九五至尊么| 百家乐官网投注技巧球讯网| 24 山杨公斗首择日吉凶| 威尼斯人娱乐信誉| 百家乐波浪法则| 百家乐官网扑克投注赢钱法| 大发888娱乐场客户端下载| 安阳百家乐官网赌博| 大发888-娱乐平台| 百家乐最佳公式| 皇冠娱乐| 百家乐输了100万| 百家乐官网技术交流群| 百家乐免佣台| 百家乐官网5式直缆打法| 现金网开户| 曼哈顿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中骏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牌机的破解法| 百家乐官网正网| 赞皇县| 百家乐红桌布| 百家乐光纤洗牌机如何做弊| 网上百家乐官网赌| 和龙市| 富田太阳城二期| 百家乐真人视屏游戏| 金海岸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bet365地址| 大发888游戏破解软件| 百家乐科学打| 百家乐概率怎么算| 网络百家乐官网现金游戏哪里的信誉好啊| 上海玩百家乐官网算不算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