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浙林學子與災區人民攜手共建家園
“泥沙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祖海的這首歌中描寫的場景在經受6·27和7·20洪災的蘭溪市柏社鄉水閣村生動再現了。
7月25日,雖然驕陽似火,但在水閣村的護田堤壩上團旗飄揚。我校13名優秀的師生黨員干部與蘭溪團市委和柏社鄉團委組織的團員青年“固堤突擊隊”一起,進行災后的加筑堤壩重建工作。
大學生們與當地群眾一起,手鍬肩挑,戰高溫,抗酷暑,將一袋袋沙石抬到了堤壩上。“出汗了不言累,腳起泡了不說苦,流血了不喊痛。”在地面溫度超過38℃的堤壩上,學子們“與人民緊密團結,為祖國奉獻青春”,可說是“溫高、情深、意長”。
正如該實踐團的姜欣同學所說:“修堤筑壩,其實和平常,但也很不平常。”一方面,千里堤壩,千秋功業。堤壩兩岸是農民朋友的萬畝良田和綠色家園,他們除了要為黨旗增光添色外,就是要做到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是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中的“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通過這次活動為“綠色浙江”在蘭溪市的早日實現而積極努力。
洪水雖已退去,但黨員大學生們為祖國獻青春的熱情依在,浙林學子實踐“三個代表”、實踐“綠色浙江”的精神將在蘭溪延續。
(劉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