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的支持社會給了,該流的汗我們流了
我們不會自己打敗自己
——浙江林學院野外生存生活訓練隊紀實
日前,筆者看到某報記者諷刺當今的大學生什么都玩膩了,便開始玩什么“生存危機大挑戰”。的確,背上一個大背囊,到原始森林去走一遭,是摩登,是時尚,是刺激。可是,摩登、時尚、刺激的背后又豈是“好玩”能了?
我們有特殊使命感
2002年“奧力健”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實驗研究,浙江林學院與南方基地——大明山同處臨安市,又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參賽高校,便多了一份出色完成任務的使命感。早在六月初該校就已經精心挑選了一批優秀運動員組建了野外生存生活訓練隊。該隊共有8名女生,16名男生。其中十人是校長跑運動隊的, 還有部分隊員有過野外生存生活經歷。他們都是精英,他們能夠擔負起這個使命。
社會各界大力支持
這次由教育部下批的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實驗研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奧力健”體育用品公司和“天擇”野外生存公司。其中“天擇野外”為他們提供了大部分的裝備。包括背包、帳篷、睡袋、防潮墊等等。由此,我們看到了中國的“野外生存”正在蓬勃發展,中國教育部的“明年九月部分高校將野外生存生活設為體育必修課”的目標不是空想。
該流的汗我們流了
16號那天下午隊員向我透露:平時我們的訓練太艱難了,你吃不消。但今天下午是我們最輕松的一次訓練,你可以來陪訓。
訓練開始前王教練下了當天訓練任務。我一聽,噢,不過在校園里show幾圈罷了,很輕松。于是,我跟著他們開始了訓練,他們負荷從十幾斤到三十幾斤,我的負荷:一支筆,一本工作筆記本。24個人,分成三隊,成隊列式行走。我問王教練為什么不可以肩并肩。王教練輕描淡寫地說萬一前面石頭砸下來,這樣行走可以避免同時傷到幾個隊員,后面的隊員還可以照應。可我知道王教練的話無疑已經暗示了這次野外生存的危險系數。
四十幾分鐘的走步、爬樓梯后,我這個負荷不到兩斤的已經吁吁喘氣,背上的衣服全被汗浸濕了,腿也軟下來了。我觀察一下隊員們,他們的衣服已經都可以擰出水了,不過腳步還是穩健如初。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他們才開始喊渴。剛好一個送啤酒的踩著一輛載滿啤酒的三輪車過來。小伙子姑娘們便齊聲向車夫喊:“我們要喝啤酒!” 最后,啤酒沒喝成,倒是來了一桶水。那個喝水的場面著實壯觀,連女生都是咕嚕咕嚕三大杯。借著空兒,我和他們聊了幾句。一位隊員感慨道:“現在我們已經訓得跟野人差不多了。以前還說什么別人喝過的水我不喝,男生用過的杯子,女生不用。現在,只要有水喝就快樂死了,誰還管那些。”有人說在涉激流的時候,真覺得自己就要那樣被沖走了;有人曾經差點摔下懸崖。還有一位女隊員給我看訓練“紀念品”:手上的一道道刮傷,腳上的一塊塊烏青。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難盡。
生存之路艱難,我們來不及浪漫
昨天下午,為了更穩的備戰,指導老師決定進行一次“戰前演習”——前往玲瓏山露營一夜。野外生存是不是真的像電影里放的和歌曲里唱的是那樣的浪漫?參賽隊員最有發言權。
“三點一刻左右,女生背著20多斤,男生背著30多斤的背囊從學校出發。五點左右到達玲瓏山山腳下。老師要求我們抄山路上去。當時正下著雨。我們的肩膀早就酸過頭了,根本沒感覺了,又把人的心情攪得很懊惱。老師和幾個走在前面的隊員為了鼓舞后面的隊員,便不時地喊:山到了!山頂到了!還真是挺能鼓舞士氣的。老師說這條路是通向他丈母娘家的,所以就對這條路的熟悉程度來說,我們對他充滿了信心。可是,七點鐘了,我們還頂著雨在漆黑的山頭上打轉時,他宣告:他也不知道該往哪走了。當時我們已經累極了,聽到這話,真想回學校算了。不過,那個念頭只是一瞬間。最后在一位老農的幫助下,我們終于到達了玲瓏山。我們在水庫旁扎營。暴雨天,夜特別黑,搭帳篷便也成了一項挑戰。等到燒好面條,吃好,洗好,我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一躺下就呼呼大睡了。早上五點鐘不到就要起來往回趕了。”
原來生存之路如此艱難而匆忙,他們還來不及浪漫。
我們不會自己打敗自己
據了解,體育組的老師們已經給他們做了一次實地演習,去大明山進行為期三天的野外生活,其中還有一位老師因為吃不消中途退回來了。當筆者問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時,其中一名隊員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已經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我們絕不會輕易放棄。不管多么艱難,我們都要努力克服,我們不會自己打敗自己。
對,既然是挑戰自我,就不能輕易地被自己打敗。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