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是一種栽培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蔬菜,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成分。黃酮組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勞、抗糖尿病和降血脂等多種功效,但其含量容易受到品種、果莢成熟度和加工處理方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黃秋葵的收獲和加工階段有必要建立一種穩定、快速的黃酮類化合物測定方法,為黃秋葵種質篩選或品質監測提供技術支撐。
2023年3月16日, Food Chemistry(影響因子9.231/中科院一區top)在線發表了浙江農林大學園藝科學學院十字花科蔬菜團隊題為“Optimization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models in determining flavonoid composition of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L.) pods”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利用收集的228份黃秋葵新鮮果莢樣品,通過近紅外光譜儀掃描收集光譜信息數據,同時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樣品中黃酮各組分的含量,探究近紅外特征吸收譜區、光譜預處理、優化組合對發展黃酮各組分定標模型的影響。該研究為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黃秋葵果莢中黃酮類化合物各組分的快速分析和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浙江農林大學園藝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崔雨同和吳建國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臧運祥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園藝科學學院 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