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學院吳偉光教授團隊撰寫的學術論文《Is there a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tradeoff for the National Key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policy in China?》在SSCI期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發表,論文第一作者為2021級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生王浩,由吳偉光教授、王鳳婷副教授和熊立春副教授共同參與撰寫并指導,該期刊為中科院一區Top期刊,西安交通大學等認定的管理類國際知名期刊,期刊影響因子為6.122。

該研究發現,中國實施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態補償項目,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NKEFA)政策,旨在突破“貧困和環境——惡性循環”。然而,已有研究多將政策的貧困和環境影響效應割裂,而且,政策激勵下的扭曲行為被大大忽視了。本文利用2002-2020年1749個縣級面板數據,并結合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數據量化了生態貧困指標。本文運用多期DID模型識別了NKEFA政策對試點縣生態貧困和農戶收入的影響及其差異。最后,從行政約束和財政激勵視角,揭示了政策效應的影響機制。
結果發現:(1)NKEFA政策顯著改善生態貧困和促進農戶增收。前者表現為先改善后惡化的“反彈效應”趨勢,源于激勵不足導致的地方政府扭曲行為;后者表現為持續增長的趨勢。(2)生態貧困的改善是以弱化發展(工業發展)激勵為前提的,并輔以一定程度的生態移民。但是也帶來了財政收入下降、財政支出增加和財政收支缺口擴大。農戶收入的增加極大依賴于地方政府的財政干預,具體而言是通過勞動力轉移和轉型帶來的非農收入,以及促進農業增產和增效帶來的農業收入實現的。(3)NKEFA政策對資源依賴型縣、經濟強縣和工業支柱縣的生態貧困改善更為明顯,但資源依賴型縣和工業支柱縣的農戶收入會受到消極影響。本文的研究結果為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生態扶貧政策提供了中國式的實踐經驗。
(經管學院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