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 校內新聞熱線:9291819
9月2日,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馮華軍教授領銜的ZAFU環境修復與生態健康團隊在國際頂尖的水資源研究領域專業期刊《Water Research》(中科院一區Top,IF=11.4)上發表題為《PRB中的生物陰極-陽極級聯系統:高效降解地下水中的對氯硝基苯》(Biocathode-Anode Cascade System in PRB: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p-Chloronitrobenzene in Groundwater)的研究論文。浙江農林大學為該論文的第一通訊單位,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馮華軍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對氯硝基苯(p-CNB)是一種用于生產殺蟲劑、除草劑、染料和各種工業化學品的重要合成中間體,會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溶血性貧血、肝病和神經損傷等疾病,在地下水中被廣泛檢測到。例如Fenton等傳統處理工藝,處理地下水中p-CNB通常存在修復成本高、二次污染重、環境風險大等問題。滲透性反應屏障(PRB)是一種地下水污染物修復的主流技術,但因它容量有限,無法持續去除污染物。生物電化學系統(BES)是一種以清潔電能作為驅動力,強化微生物氧化或還原有機污染物的新興生物處理技術,特別是對于類似p-CNB等需要協同還原-氧化作用才能降解的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性能。
因此,該團隊開發了一種耦合PRB和BES的生物陰極-陽極耦聯系統(BACP),采用極性周期反轉(PPR)方法構建了由Geobacter和p-CNB降解細菌組成的共生陰極生物膜。
在外加電壓0.5V時,BACP的p-CNB去除效率超過94%,去除速率高達189.85 mmol m-2d-1,且BACP系統能夠耐受的p-CNB濃度超過120 mg L-1,以低功耗快速去除p-CNB,有效地滿足地下水修復需求。
此外,該團隊還評估了BACP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友好性。BACP對p-CNB、苯乙烯、萘和NO3?等污染物去除具有高效性和穩定性,能夠降低水體毒性。這項工作開發的BACP修復技術為在產園區地下水中污染修復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已經在臺州醫化園區開展中試驗證。
該成果得到浙江省尖兵領雁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環資院、碳中和學院 李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