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兩山”理念,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林業行業及地方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產品價值轉化,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CFERN)主辦,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的浙江大盤山森林生物多樣性與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大盤山野外站)國家標準(GB 40053)宣貫公益活動在浙江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CFERN首席科學家王兵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定位觀測研究站、標準化技術服務等10余名專家參加宣貫活動。

活動包括野外現場國標宣貫、室內國標宣貫和揭牌儀式3個部分。
在野外現場國標宣貫公益活動中,國標宣貫活動專家組成員和參加活動代表對標國家標準(GB 40053),深入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大盤山野外站的主要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站址區劃及綜合實驗樓建設,水、土、氣、生各要素觀測場建設和配套儀器設備布設等關鍵工作進行了現場論證和指導。

室內國標宣貫由王兵主持并致辭。王兵表示,大盤山作為我國唯一以野生藥用生物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盤山野外站是CFERN第一個以野生藥用生物種質資源為主要觀測研究對象的野外站,是傳統經典生態學研究建站需求轉化為服務產業、經濟等社會價值體現建站需求的有效探索。

與會人員觀看了《宗師列傳》紀錄片。技術支撐單位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黨委書記侯錫銘表示,將依托多學科和科研人才優勢,通過與浙江省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深度合作,積極推進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試驗示范等工作,助推磐安生態環境保護、野生藥用種質資源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大盤山野外站站長李永春依照國家標準(GB 40053),從區位重要性及自然概況、基礎建設條件、標準化監測條件、數據應用及成果、下一步建設思路等五個方面匯報了大盤山野外站建設方案。
專家組聽取匯報后,提出了建設方案要突出重點、圍繞特色,建站目標要聚焦生物多樣性、藥用植物、水文水質、森林康養、雙碳戰略,建站過程要規范科學、合理布設站點、設備,團隊人員要明確職責分工,分期分批推進野外站建設等意見。專家組組長周梅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
揭牌儀式上,參會專家和領導共同為“浙江大盤山森林生物多樣性與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森林生態系統野外臺站國家系列標準宣貫活動基地”“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森林全口徑碳中和監測浙江磐安分中心”“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產品監測評估與價值化實現路徑設計前瞻計劃生態產品‘四庫’大數據源監測基地”進行了揭牌。

下一步,大盤山野外站將為打造更規范、更科學、更具辨識度的生態站不懈努力,積極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道地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奉獻力量。
(環資院、碳中和學院 董浩 陳瑩潔)